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数字赋能渣土车监管 探索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

作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11-05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细致勾勒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蓝图,对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嘉定区数据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进一步发挥数据作用、释放数据效应,提供数据流通的嘉定实践,赋能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嘉定区数据局成立以来创新突破、展业奋进的发展历程,推出专栏,持续深耕主责主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强化谋篇布局 搭建数字管理平台

近年来,随着工业区园区建设飞速发展,一些单位或个人为节约成本,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对环境卫生、市民健康以及市容市貌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嘉定区数据局、嘉定工业区联合嘉定电信,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通过提升智慧化水平,破解渣土治理难题,率先开发建筑垃圾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探索渣土精细化管理,立足辖区实际情况,探索渣土车智能化管理,通过将视频监控业务与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对渣土车无证运输、渣土车禁行区闯入和渣土车满载未覆盖等场景的智能发现、自动上报,以及六步闭环规范化管理。 


注重实用管用 开发三大场景应用

围绕渣土车治理智能化,采用利旧现有路面探头的方式,通过后台视频服务器,对视频流进行抽帧,获取现场车辆图片,并由AI系统进行识别,获取车辆的属性信息后,对车辆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判断是否违规。目前工业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共设置三种场景:一是车辆未注册,二是满载未覆盖,三是车辆禁入区域。 同时,为了满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实际需要,报警时将显示四大关键信息,一是车辆抓拍照片,二是违规场景类型,三是车辆归属信息,四是可以行驶轨迹,所有信息均可在地图上直观展现。 渣土车密闭式运送识别技术主要是针对建筑工地出土环节,渣土车出入工地时,对渣土车顶棚密闭式情况开展AI识别智慧监管。工地渣土车AI自动识别监管系统通过在渣土清运作业工地安装监控摄像机对工地现场及进出口实时监控系统,根据机器视觉深度神经网络,工地渣土车AI自动识别监管系统24小时全域覆盖化将违反规定信息推送至监管部门,大大提高对工地的总体监控效率。

聚焦长效管理 建立闭环运行机制

多部门联合开展工地管理。对辖内所有工地进行定期盘查,在工地出入口安装摄像机,对进出渣土车进行智能识别管控。一是无证施工,通过对进出的工地的渣土车进行识别和处置证上的渣土车进行对比,识别哪些工地为非法工地,并对非法工地进行治理和管控。二是偷拉偷倒,通过对进出的工地的渣土车进行数量统计,统计结果和处置证上运输渣土车次进行对比,算出是否存在偷拉偷倒行为。三是无证运输,通过对进出的工地的渣土车进行车牌识别,识别结果与处置证进行对比,发现是否是无证运输的渣土车。 嘉定公安与区城管部门在嘉定区各主要道路和工地周边,联合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交通集中整治,通过渣土车管理应用场景等智慧化管理手段,对建筑垃圾运输行业风险隐患加强预警、预判、预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这为嘉定区城市数字化转型指明了行动方向,区数据局以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为着力点,不断发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作用,推动风险可感知、可预测、可控制的智慧治理,进一步提升数据赋能城市“智”理的效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